在新质生产力驱动的文旅新时代背景下,围绕“党旗引领·景协同行,新质生产力赋能云南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主题,云南省旅游景区协会于2024年6月25日在昆明顺利召开了协会三届五次理事会暨云南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圆桌会议。会议期间,通过特邀专家的深度剖析、协会专家智库成员的精辟见解以及理事代表的真知灼见,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现了文旅新质生产力如何在云南旅游景区的高质量发展中扮演核心角色。
以下是协会智库专家杨许云先生关于云南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新时代背景下,让我们共同探索如何让云南的绿水青山与人文景观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于云南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的几点思考
近年来,随着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我们迎来了旅游业与文化产业深度融合的新时代。尤其在当前数字化、场景化消费、品质化体验、高频化休闲等趋势下,我们的旅游景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省旅游景区协会在春城昆明,召开云南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论坛,开启旅游景区融合化发展、创新性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新未来,恰逢其时。
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多年以来,云南依托全省良好的旅游资源优势,面向旅游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宣传营销,旅游景区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形成了能够接待游客的以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等为主的观光类旅游景区,以温泉康体、休闲运动和旅游度假等为主的休闲度假类旅游景区,以旅游小镇、国家公园、主题公园、城市公园、博物馆等为主的综合类或专项类的三大类旅游景区近800余家,近一半的景区迈入A级旅游景区行列,旅游景区在接待游客,创造收入,拉动就业上,为云南旅游支柱产业的建设,以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脱贫致富和对外开放做出了重要贡献。虽然云南旅游景区在开发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部分旅游景区在全国拥有一定的品牌和知名度。然而,面对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新形势,云南景区的质量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在中国进入文化旅游的新时代背景下,旅游景区发展如何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成为了我们面临的亟待破解的难题。为适应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满足新阶段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响应绿色旅游的国家战略,在大力推进景区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旅游景区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为此,我们应形成如下共识:
01
提质增效是首要任务
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需坚持扩容提质、聚能增效的原则,在持续促进资源与资本深度整合及景区数量有序扩展的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精细化运营、品质化提升、沉浸式体验和效能化提升。具体而言,要通过精致化设计提升旅游产品细节,投入更多资源提高景区整体品质,利用先进声光电技术和深厚文化内容实现双重沉浸体验,并优化管理流程提升运营效能。世界级景区不仅需具备优越的资源条件和多样化的客源结构,还应在服务品质、管理能力、标准规范和产品创新等方面达到国际水平,以精细化管理和创新突破推动景区的高质量发展。
02
文旅融合是战略遵循
文旅融合是旅游发展的长期战略,旅游景区作为文旅融合的核心载体,应致力于文化基因的挖掘、整理和弘扬,建立完善的文化评价体制机制,推动文化资源在景区发展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应用。通过丰富景区文化内容、创新呈现形式,将优秀文化引入景区并提升景区的文化创意水平,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同时进一步提高景区解说的标准,优化标识体系,持续推动解说系统的革命性创新,显著增强游客对文化的感知力和对自然的体验感,让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深刻体会文化之美,达到心灵的陶冶和升华。
03
空间价值是重要潜力
要破解“门票经济”的发展瓶颈,应回归初心,重新审视旅游景区的价值结构。旅游景区不仅是供游客欣赏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空间,更是蕴含丰富潜力的环境性空间,拥有巨大的空间资源和空间价值。景区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旅游资源禀赋的观赏性,更在于科学开发和精准利用后的产品体验。释放景区潜力的关键在于植入创新性业态,通过创造性玩法提升游客体验,并以创意性生活满足游客的需求。为此,应在景区空间中嵌入合适的业态和新潮的玩法,特别要注重景区的文化、体育和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构建能够满足游客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空间。
04
协同共生是必然要求
协同进化和群落共生是推动旅游景区实现可持续、高质量产业生态的内在要求。旅游景区需在科学保护与精准利用的协同共生上加大力度,通过有效保护和高效利用体现现代治理能力。推动景区与周边社区的协同共生,促进景区对社区的带动作用和社区对景区的保护意识至关重要。同时,要注重核心景区与外围产业的协同共生,通过共生的产业生态有效吸纳和转化景区流量,提升经济效益。景区的发展应从注重大规模硬件建设,逐步转向创新型和深化型的软件投资,加强设施建设与内容运营的协同共生,提升整体效益。
05
场景思维是基本原则
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在于提供超越日常生活的非凡体验。要切实树立换位思考和贴心服务的理念,精准把握游客在景区体验中的痛点、难点、兴奋点和兴趣点,确保他们游得放心、顺心、舒心。同时,必须坚持“景观之上是生活”的理念,整合资源、融合需求、聚合业态,将风景转化为具有生活体验的场景,实现从“打卡”到“刷卡”、从“颜值”到“产值”的转变。通过不断发现和适应消费场景,推动场景消费规模的持续扩展和质量提升。
06
迭代创新是根本动力
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需而变是旅游景区持续焕发活力的基础。旅游景区必须灵活应对主流消费群体的变化,快速适应科技环境的进步,并敏锐把握国家战略政策的调整,才能实现适应性与包容性的发展。通过精准锁定主要客群,聚焦主题产品,坚持以创新为引领,加快产品与服务的迭代升级,景区才能在旅游供给与需求的动态适配中达到更高水平的均衡,并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云南省旅游景区协会专家智库特聘专家 杨许云)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