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新动态 > 【会员风采】水来不见我,我自去“建”水
最新动态
【会员风采】水来不见我,我自去“建”水
2024-11-0218

水来不见我,我自去“建”水

JIANSHUI

你多久没有和三五好友一起聚会,也没时间去赴那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THE

< YUNNAN 建水 >

倪伟/摄

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做不完的工作、写不完的作业、忙不完的家务,似乎我们都在被生活的琐碎困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脑里的每一场头脑风暴都不再是能取悦自己的思考,反而变成了让人疲惫难眠的一团乱糟。


或许你该放个假了。

“不被定义”是现在年轻人的新态度,“追求小众”也成为了一种新潮流,“慢生活”亦是治愈身心的良药,这三者的有机结合直指一地方——建水。

李仕凡/摄


<出发!不被定义New attitude>

或许你会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或许你会想象它是什么形象。当你真正置身于此方能从古城门中窥见千年古韵的绵长,朝阳楼下的紫燕嬉戏风铃似乎在呢喃“惠历”筑城的故事,小桂湖侧车流穿梭又在向你绘制当下的繁华。


望着临安古街,你以为来到了一个身披“边疆”外衣的中原古城,跳着三弦烟盒,你又恍惚在彝腔小调里看见了远古部落。

杨松/摄
踏进桂林街,静默了百年的崇文塔邀你来听一场不一样的音乐会,悠扬的乐声中,静享一场盛大的文化展,一动一静, 描绘了这座城市的轮廓。
李仕凡/摄

漫步翰林街,青石巷陌引你到一处“滇南大观园”,轻嗅幽兰香,沉寂的古宅将一个家族的故事娓娓道来。来不及唏嘘嗟叹,门口的汽锅鸡、烧豆腐四处飘香,只好先把身材管理的计划先放一放。这里没有代名词,可以把大脑清空,随意探索,亦不必担心迷路,因为你只会迷路在风景里。

吴帆/摄

解治龙/摄



<出发!足够小众Minority>

BETTER LIFE

赵晓燕/摄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我们扮演其他角色之前我们应该先是“自己”,所谓的“小众”,就是成为自己,一座城也不例外。建水拥有一种独特的气质,能让你在诸多古城里一眼就认出它。

侯云生/摄

伫立在文庙前,学海文澜的斯文之风迎面徐来,耳畔不觉回想起穿越时光的读书声,心灵在一瞬间变得肃穆起来,循着“洙泗渊源”的踪迹去感受这座城的文化底色,去朝圣,去参拜;在洞经古乐中涤荡浮躁的思绪,去倾听,去沉淀。

宋垒/摄

路过云南提督学政考棚,文脉串联中让人忍不住在心中构想一个寒门学子高中榜首的励志故事:幼时文庙苦读,一朝于学政考棚高中,从此叩开了“荣登天子堂”的门扉,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或许是一路连科登堂断案,或许是百考不中郁郁寡欢,人生有无数个选择的路口,亦有无数的可能,在这里,你可以装扮一袭古装,假定一段人生,来一段沉浸式的“古城副本”体验。

杨喜雅/摄


<出发!慢生活Living Slowly>

慢,是建水这座城最好的诠释;

慢,在建水是被具象化的生活。


宋垒/摄



许文杰/摄

这里的慢是大板井里荡漾的水花,是豆腐作坊里升腾的雾气,是古院落中伸懒腰的小猫,是赋有人间味的小集市,也是一辆每小时行驶速率不足25公里的小火车。

杨喜雅/摄
慢腾腾的小火车被当地人调侃“用腿都能撵上”,听着百年米轨与车轮咔嗒咔嗒的摩擦声,像是这座城市心脏沉稳而有力的跳动。

谢家平/摄

乘着小火车穿梭于青山绿水之间,古村古桥便成了这条线路上的珍珠颗颗璀璨;在稻田公园奔跑,呼吸之间尽是周杰伦《稻香》里简单的美好;停留于法式老站房前,一杯咖啡勾起了那些记忆里的芳华岁月。

梁鑫伟/摄



每一段旅途都设有终点站,当我们未到达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数,就像小火车的终点站正是另一个新旅程的开端,遍野的荷花会指引你探访一个静谧的古村落,一艘乌篷船载满乡愁缓缓驶向渡口,迎接着每一个念旧的人。
许文杰/摄

团山古村像是一位历史的吟唱者,悠悠传颂着张氏“百忍”的传说;又像是一位生活家,叫人回味童年时的乡村慢生活。

李群芳/摄

夜幕降临,古城里华灯初上,星星点点间《论语》中的字句渐渐显现,街边的小酒馆唱着那些青春的歌,古与今在此刻交错。

许文杰/摄
栖一处古宅,在四方的天井中和满天星辰道一句晚安。
时光匆匆,慢下来方能好好感悟生活的真谛,清空“内存已满”的大脑,放松紧绷的神经,现在就出发,水不来见我,我自去“建”水。

赵晓燕/摄



— END —

来源:建水古城旅游
若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